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in #book4 years ago

image.png

“在一个先令可以买十三只牡蛎的日子里,所有人都看着脚下的六便士,你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个朗朗上口的句子是我对《月亮与六便士》的第一印象。

这段话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让人不自觉地在脑里营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形象,他不慕名利,两袖清风,不会因为金钱和权势而身陷囹圄,敢于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坚持自己“格格不入”的卑微梦想,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一如各种激励他人的童话一样,有个完满美好的结局。

然而在读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我发现我大错特错。对书里的每一个角色,我都不能透彻地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用短短的“无厘头”概括总结,我甚至觉得每个人都无可救药。查尔斯——本书的主人公,辞去了身在伦敦的经纪人职位,放弃了虽不富裕但却安逸稳定的生活,抛妻弃子来到巴黎,对贫穷和疾病毫不在意,将所剩无几的生命都注入粗糙无比的画技与褴褛不堪的画布之中,并自得其乐;艾美——查尔斯的妻子,在猜测她丈夫的所有作为都出于出轨的情况下仍选择原谅和包容,并摇尾乞怜企图挽留,却在得知他单纯为了艺术远走高飞之时大发雷霆发出恶狠狠地诅咒;史特洛夫——查尔斯的挚友,在他发现查尔斯为他妻子绘制的裸体画时气的浑身发抖,却还是守护着这件他口中这件“完美高贵的艺术品”,他曾说“要我践踏一个极具天赋的画家或是能名留千史的画作,我宁愿先毁掉自己。”

在我看来,查尔斯——他有点像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放荡不羁标榜个性,蔑视礼教性情中人,他并不认为陪伴妻儿在自己的义务范围之内,所以他走得干脆,不留一丝愧疚和后悔。
他有点像梵高,怀着举世无双的才华和天赋,却在当时被济济人才埋没。可他却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甚至觉得别人对他褒贬不一的评价均为斩不断的羁绊,他武断而冷酷地把别人的同情鄙视为“滥情”,他甚至在临死之前烧毁了自己的画作。他无欲无求,单纯地为了画而画,而不是为了近似魔障的收藏,或是期待后世能有人慧眼识珠发现他这颗闪亮的夜明珠。

当我阅读完整本书,我发现他此生的结果跟我想象的大相径庭:他并没有身着华服成为人生赢家名利双收,并没有实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人生转变,并没有经历人生的一波三折后登顶人生巅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沦为了一个瞎子,却仍毫不懈怠得马不停蹄地与时间赛跑,锲而不舍地作画,即使年老似枯木。

直到读完他的结局,我才了解他这个人,或许我永远也不能了解他。

因为我不会像他一样惟作画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因为我永远也不能放下世俗的种种,脱下名利的外衣,屏蔽他人的言语,我不能忍受自己的穷困潦倒、不能允许自己与世人格格不入,不能允许自己为了高高在上的月亮放弃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六便士,不会为了所谓的梦想、刺激和冒险弃了一世安稳。

我看不透所谓天才和疯子,正如我在为了每天的吃穿用度而苦恼神伤时,不能理解为了虚无缥缈的艺术而抛弃衣食无忧生活的查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