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個粵語俚語故事,大家有興趣嗎?先來第一個:「痴線」

in #cn5 years ago (edited)

4ym83b.png

痴線一詞,相信有看港片的朋友都一定聽過,也知道其意思,主要是形容一些人做一些不正常的舉動。這是一個粵語獨有詞,那麼,痴線從何而出?

痴線的正確寫法是黐線,黐是粵語字,意思是黏,原來在商務版《廣州話普通話詞典》,「黐線」有兩個解義(頁314)﹕
第一是電話串線。
第二是神經不正常,做事有悖常理。

黐線的來源說法有很多

說法一:在電器剛剛開始流行時,大家認識到當電線不正確的黏在一起時,電器就會不能運作,慢慢大家就用「黐線」來形容人的行為。

說法二:起源於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打電話是要有接線生的,例如A打電話給B時,接線生就要打兩者的電話線連接。當然,有時候接線生接錯線,或線根本沒有連接好,那麼A就可能會打了給C,或跟空氣說話,這就叫黐錯線,慢慢就被人用「黐線」來形容人的不正常行為。

說法三:這是我最喜歡的說法,同樣來自6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香港工業起步,超人李嘉誠看準了一門生意:黐膠花。當時人們開始用人造塑膠花來裝置家居,導致人造膠花的需求很大,這些膠花都是用人手去黏的,李嘉誠就開工廠聘請大量女工去做這事,這也是香港女性投身職場的開始。
女工們每日天昏地暗的黏膠花,黏到有些女工都神智不清,痴痴呆呆的,慢慢就有人用「黐膠花」來形容那些神智不清的人。後來電子業興起,女工們又投身電子業,連接電路板電線,我媽早年也常常拿些電路板回家接電線,而「黐膠花」也變成了「黐線」。

由於「黐」字難寫,慢慢我們都用了「痴線」現在「痴線」仍然很常用,我個人認為已脫離俚語而成為常用字了。現在我們除了用痴線來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總之是不合理的,都可用痴線來形容。例如老闆突然無原因的凍薪,我們就會罵他「痴線」,如想語氣更強一點,可以說「痴撚線」,不過這是粗口不能常用。除了「痴撚線」,也可以說「痴鳩線」或「痴閪線」,但「痴𨳒線」就錯了。

至於黐膠花,現在也有人用,因為膠字粵音跟粗話「鳩」很像,故「黐膠花」的玩味仍然很重,不過會使用的人就比較少了,畢竟新一代很多都沒見過黐膠花,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

實用例句

1 呢個人出街唔戴口罩仲周街噴口水,都「痴撚線」架!
2 聽到一件不可思異的事情,如一個美女嫁給了一個醜男,你可用「痴線架?」來表達驚嘆。
3 形容一個不太正常的人,可叫他「痴線佬」或「痴線婆」。

最後提醒一句,痴線一語是偏負面的,所以不能亂用,尤其是形容人。在無惡意的情況下,我們通常只會用「痴線」用形容事情,例如你去酒店玩遊戲被罰連飲三杯,就可以大叫一聲「痴線架!」,但如說提出這遊戲的人「痴線」,他可能會生氣啊!這時候,你可改說「傻的嗎?」,但就不要用「痴線」了。

Sort:  

加油!@aaronli
来自鸽子在Marlians的支持。

唔系Short咗。

呀...好多年無聽過short咗🤣

露出阿叔叔年龄。

好有心機寫
拍拍手,想睇粗口系列

你那里天气如何?想来玩目前STEEM上最火爆的drugwars游戏吗?还在等待什么?赶快加入战斗吧!drugwars.io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