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几张老照片把我们带回了百年前的清朝“高考”
夏季露天的私塾课堂,清代私塾下课时,学生们向老师行礼,私塾也称为“蒙学”,完全是民间教育,在清代曾有过多种办学形式,但都以进入官学(即县州、府学及至国子监)为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私塾教师都是平民身份,大多以教书为业。
清代考卷中的试题和答题要求 清代考卷中的《四书》题清代考试内容都离不开《四书》、《五经》文和诏、诰表、策、判。其形式大都是《四书》文一道、诗一首、经文或策论一道。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乡试”考场之一:广州考棚,乡试是清王朝以省或学区为单位举行的考试,由皇 帝钦派主考官分赴各省,三年举办一次。考试对象主要是府州县学的生员、国子监的贡生和监生。通过乡试录取举人。
清末翰林群像,通过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进士进入翰林院任职或通过特诏举行的制科考试被皇帝授予翰林官者,方可称为“翰林”。
晚清改良私塾师生合影,为缓解新学制颁布后,新式小学教育缺少资金和教师的矛盾,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改良旧式私塾,使之逐渐成为初等或高等小学堂。当时江南一带从民间到地方政府,改良私塾渐成风气。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正式颁布《私塾改良章程》,规范了全国初等和高等改良私塾。
晚清时代西方人笔下的中国教授形象
武安县高等小学堂师生合影清代的新式小学堂属初等教育,武安县小学堂为当时官办的公立学堂(中国最早的公立新式小学是创办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外院,招收有120名学生)。
@bibliophile, 教育乃国之兴旺根本大计!支持!
BTW, @cn-naughty.boy 淘气包,去哪里约会...羞涩中...
@bibliophile, 要不是我膝盖上中了一箭,我的膝盖就送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