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不应该把爱好作为创业项目(二)
命题(一)写了从内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二部分聊聊我的项目所面临的大环境吧。
正巧这两天听了“疯投圈”在2016年7月份的一个podcast,两位投资界的主播分析了中国的体育创业大环境。回忆了一下,项目的APP也是差不多这个时间上线的。我应该是在8、9月份的时候,开始做BP见投资人。节目针对创业公司指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观赏性出发,做内容,并且这个内容是大平台不会立马关注的小众有娱乐性的比赛;二是从参与性出发,做服务,例如青少年培训和健身培训。对照着主播的投资逻辑,我觉得自己当时的分析思路还是挺吻合一些基础概念的。比如就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来看,体育服务的发展空间巨大;以及在中国垄断型市场特色下,创业公司无法染指大型赛事、票务、场地运营等领域。但是从现在的认知,再看当时的自己,在进一步的逻辑分析上开始误入主观错误。
我的项目是瞄准体育培训的,更精准的是在跑步项目,希望做一个科学训练的平台,借助教练和APP的特色功能,为用户提供远程跑步服务。收费模式是从教练端收取IT服务费用。这并不是一个O2O的业务,因为产品将教练服务业务需要的训练计划制定、学员管理、数据统计展现都做了不同的功能模块,所以不是一个简单的教练资讯对接,线上预约付费,线下完成课程。有几个大环境因素是制约项目快速发展的:
一、跑步运动一开始进入市场的模式就是不利于商业运作的,那就是全国全面开花的免费跑团。做个对比,健身行业进入市场的规矩一开始就打下了商业运作的基础,再小再简单的健身房,要使用器械(最简单的被服务方式)都是需要付费的,只是多少问题。所以我们设想的未来的用户花钱进行培训的模式是必须进行大量的教育的。
二、中国的大环境原本就在付费服务意识上比较薄弱,即使是面对版权IP,能免费尽量不付钱,更不用说跑步这项目运动一直以来让国民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根本不需要培训。所以用户的认知很残酷得摆在那里。
三、中国近几年的大众运动快速发展,增长最快的是健身教练,其他运动种类的教练都没有出现在大众服务领域,还在竞技领域,跑步教练就更少了,所以整个生态上很重要的这个角色是几乎为零的。
当然,随着发展,上面三点会不会变化?当然会,但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能不能等到?这就是我陷入主观错误,没有直面的地方。我总认为是可以等到的,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一定会有用户和投资人支持我们,毕竟科学锻炼对老百姓来说太重要了。可是,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因此,碰壁和受挫就是必然的了。整个大环境给了我们残酷的回应:
一、大的市场面,各种跑团觉得我们神经病,想做商业化,很可笑吧;
二、投资人觉得方向是没错的,也很有情怀和意义,但是市场太小;
三、生态链上有可能合作的对象,例如跑步教练,觉得想利用教练拉流量吧,不需要所谓的科学训练和数据一样可以收学费啊!
当挫折出现时,我就开始了思考,觉得项目是不是大环境不允许?同时也在做着方向的调整。第一步调整是将APP的教练端作为自己的工作平台,也就是我们自己开始做教练;同时把前端简化,也就是把APP的平台属性关闭了,做成了为自己所用的工具;第二步调整是如果没有投资进来,必须要自己造血,如果跑步培训市场不接受,我们就做市场接受商业化的健身房,给公司带来些收入。在第一步调整的转向上,我们直接做服务,设计流程、产品包装、服务执行,演变为了减脂和跑步习惯养成社群,只是说我们有自己的IT工具来完成服务,不是一个只做知识输出的项目。在第二步调整的转向上,可谓是不成功的,没有实体运营经验,不清楚线下开个店,那可得从很多方面入手,更客观地讲,是和第一步的调整方向截然不同的两个项目。在2017年团队辛苦得扮演着两个方向的角色,除了实体运营的不成功外,社群也面临了流量的问题。
如果把这两个问题往更深思考,时至今日,我认为还是和整个大环境相关,当然也有主观原因,在之前发布的(一)里面,我剖析了自己不具备的互联网创业能力。如果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或许从2016年到2018年整个体育产业会给类似我们这样的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可是,这个理想的发展曲线发生了变化。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大家开始谨慎及保守,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会愿意在除去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以外投入过多的精力和金钱?当然,有一种声音是身体那么重要,没有了健康其他都是空谈,但又有多少人是会未雨绸缪?只有生病了才会意识到,这是中国大部分人的情况。再有一种声音是中国中产阶级那么多,都会消费升级,运动锻炼也属于这个领域啊!所谓消费升级,真的就到来了吗?越是大环境不好,焦虑感越强烈的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要有更安全的保证,中产阶级必定会更努力工作,没有太多自己锻炼的时间,即使消费升级,也可能在最直接的商品购买,而不是服务享受。
项目运行到现在,我们有了两万多人的付费收入,接近20万的粉丝,很多用户在我们的服务下告别了不良生活习惯、告别了肥胖、高血压、抑郁症,服务的口碑、科学性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很自豪地讲,项目的社会效应是非常好的,用户很收益,并且是以一个最小作战团队维持着社群运营、APP开发等很重的商业模式。但是,我必须得考虑,一个成功的项目,不能仅仅只有社会效应和用户说好,它必须得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商业效应,要让股东收益、团队小伙伴收益、合作伙伴收益,这三个收益我仍然没有准确地看到在哪里。
要把自己的爱好作为创业项目,除了从自己内心出发,必须要考虑大环境,看这个爱好在大环境下是可以长成一家企业还是一个个人工作室,是可以改变世界,还是一个小而美的物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