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这更神奇的古建筑零件吗?
林徽因曾说过:如果没有斗拱“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檐翘角,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动之美,就没有中国建筑“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
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着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
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
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就让我们走进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之称的山西,管中窥豹,一睹斗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