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与《邪不压正》:革命的始末
想要理解《让子弹飞》,先说几个人物的代表形象,张麻子,张牧之,毛润之;蔡锷手枪队队长,松坡将军爱将,朱德。“土匪”张麻子,就是以朱毛为原型的人物。
几个兄弟,跟着麻子造反,老二是麻子最得力的助手,老三到老七嘛,后面说。
黄四郎,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师爷,旧世界的传教士,新世界中左右摇摆的旧势力,哪边得势站哪边。
团练教头武智冲,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打手,主人吃肉他吃骨头,最后形势有变,倒戈的比谁都快。
夫人,花姐,都是风尘出身,旧社会(被物化的)女性悲惨遭遇的集中代表,反而行事果决、敢作敢当,比一众男人看着舒服多了。需要提一句,这里的每个形象都代表着一类人,而不是某个人,抠字眼一般的八卦这一人代表的是谁、那一段讽刺的是谁,让电影的格局降了不少。
电影开头的马拉列车就更明显了,马列嘛。
不要说我这是过度解读,导演想拍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说这是暗喻,整部电影里哪有什么暗喻好不好,全都是明喻。真的,比这再明显就是指名道姓的传记片了。可以去看看《让子弹飞》大火之后,他专门讲这部电影的出发点的采访稿:《毛泽东像摩西出埃及,我赶巧和英雄同时代过》。
姜文这个片子很厉害,厉害在哪,整部电影就是讨论了左派革命者们面临的两个最大的困境、至今还没解开的两个困局:第一,先锋队变质的问题;第二,人民群众觉悟低、群体性失控的问题。
我们知道,列宁是讲“先锋队本位”的,知道人民蠢、笨,需要先锋队来带领。后来苏联变成了官僚集权,列宁设想的先锋队永葆先进的理念失败了;看在眼里的毛泽东想用人民革命的力量,自下而上地去净化先锋队,然后文化大革命整个失控了。整个世界左派沉寂至今,也跟在这两个问题上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有很大的关系。
来看电影,刚进鹅城(大公鸡),师爷给的方案是什么:投靠旧权贵,压榨底层百姓,从中分到一杯羹。
张麻子呢,武力+合法性,对上层动手,颠覆整个旧秩序。
好,张麻子的目的明确了,我们来看看他想“拯救”的这群穷鬼是什么样的呢。武智冲暴打卖凉皮的,群众围观叫好;张麻子斥退武智冲,群众下跪高呼“青天大老爷”;张麻子让他们站起来别跪着,说只为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然后围观群众又跪倒一片。
姜文电影中的人民形象非常像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愚民:有人说要拆了黑暗的屋子,众人迫害;傻子要解救奴才,然后奴才喊人打跑傻子之后向主人邀功;还有,吃革命者的人血馒头。
这个卖凉皮的,张麻子替他申冤、解气,他还是成为了反动势力的帮凶——陷害小六子。可悲的是,最后被老爷们随意杀死,就像捏死一只苍蝇。这是那个时代人民悲惨命运最典型的代表。黄四郎无非是想通过凉粉男向张麻子传递一条信息:看,这就是你拯救的人,他们会成为杀死你的帮凶。
再说小六子,小六子是张麻子的儿子。恩,这个角色,如果不是按照毛岸英的照片选的角,我把那碗凉粉吃了。
杀死小六子的,是旧权贵的阴谋,也是冷漠的看客。就这样,一个诚实、热情、坚毅、果敢、出言必诺、想要自证清白的年轻人,连同他的美好的品质,就在这一群中老年人的目光中被杀死了。当然,没有人关心小六子是怎么死的、是为什么死的,人们关心的,只是他吃没吃那碗蛋炒饭,啊不,凉粉。
鹅城人民,受黄四郎欺压这么多年,当张麻子出头想要替人民解决掉这个恶霸、想要让人民得到解放,又撒银子又撒抢,喊了半天“枪在手,跟我走”,然后,跟过来一群鹅。
可以看到XX大革命的失败在左派心中造成了多么大的阴影——人民群众的形象已经极端化成了这样。为什么我们之前把人民地位抬到那么高呢,看看解放战争的踊跃参军、踊跃支前,看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人民发挥的积极性,有的时候啊,还真的是有点“以成败论英雄”的味道。我个人观点,还是要坚持辩证法,不能把人民群众当成一个脸谱化非黑即白的形象来对待,人民中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也有浑水摸鱼的流氓无产阶级。不过电影嘛,艺术表现手法,无可厚非。
我们来看电影中人民是怎样被发动起来的:张麻子砍了黄四郎的替身。假黄四郎的隐喻也非常明显,权贵之所以为权贵、统治者之所以为统治者,是因为他们构筑了一套与其统治相匹配的制度和概念(礼乐制度、君权神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就是这些虚伪的画皮,成为了人民心目中不可侵犯的图腾。而革命者,就是要砍掉这个图腾、撕破这个虚伪的画皮,告诉大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说简单点,“黄四郎”之所以成为“黄四郎”,不在于哪个具体的人谁是“黄四郎”,而在于“黄四郎”这个名号。当人民畏惧的画皮被革命者戳破之后,后面的一切也都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说反动势力是纸老虎,维系他们权威的画皮一破,是这样的不堪一击——这个画皮就是人民心中的心魔、畏惧权力的心魔,焉不知权贵的权力都是他们给的。
那么最后,导演依然没有忘记他的讽刺,人民是怎样对待解放他们的革命者呢?
最后张麻子图穷匕见:我革命的目的不是取代你,而是砸碎这个旧制度,从此再也没有“黄四郎”。
但是,但是,真的,革命成功了,就没有了黄四郎了吗?
这就是影片贯穿始终的另一个问题——先锋队变质的问题。
拿了钱之后,怎么办?老七公开提出带钱走人,得到所有人响应,注意应和的人中没有老二,老二是跟麻子一条心的,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咱们为什么来了?”——“钱啊”。一句话说出了谁的心声啊。
而张麻子力排众议——把钱发给穷人。“穷人”在电影中是一个高频词,仔细体会。说白了,闹革命的,也是怀有不同目的的,有的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有的就是想升官发财,像张麻子这样,有崇高理想、明确目标的,不是为了自己的了利益,而是要“普度众生”的,不多(没说历史,只是说电影中这个七人小队)。
看这个抽烟的姿势,不要cosplay的太像。
李·富农之子·井冈山大王·农民领袖·工人旗手·延安之光·五十六个民族的主席·第三世界的精神领袖·共产主义运动第五任盟主··帝国主义一生之敌·解放者·哲学家·诗人·德胜,说过这样一段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不屈从于历史的枷锁,我们要建造一个新世界!
我们把这样的人,叫做革命者。
电影中,跟张麻子一条心的,一个小六子,一个老二,他们都死了——指代什么,我就不说了。在先锋队变质中,花姐和黄四郎的钻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里面剧情分析网上有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在许多重要场景中,老二都没有出现,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执行张麻子的任务了,这是一条暗线,能解释一些我们影片中看不到的剧情——比如说谁埋的尸体。然而老二在去山里之后就不幸遇难了,张麻子交代任务的时候,旁边只有一个人——师爷,明显是师爷向黄四郎告密害死了老二。作为这种投机粉丝,他绝对不会只在一边下砝码,然而是机关算尽太聪明。
师爷是投机分子,而麻子其他四个兄弟,就是忘了初心的人们。
也能理解,有谁在面对既得利益面前,还想吃苦呢?还想跟“穷人”们共享呢?谁还想跟着泥古不化的大哥走呢?
张麻子打倒了,看来革命应该是胜利了。老三成了新的领袖,没人想跟着大哥了,他们要灯红酒绿,他们要吃火锅唱着歌,他们要去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影片的结尾意味再明显不过,张麻子的革命失败了:还是一群人坐着火车吃着火锅唱着歌,只不过火车上的人变了。至于白衣服的人是师爷还是黄四郎已经不重要了——全天下过去和现在的权贵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革命者骑在白马上,看跟到革命前一模一样的景象。
革命胜利了吗?
革命才刚刚开始。
好,那么《一步之遥》讲了什么呢?讲了老三等人到了浦东之后的事情。这是后革命的故事。
马走日,项飞田,他们是曾经革命者的后代,可以叫做“第二代革命者”或者简称为“二代”。他们两个人是二代典型的代表:马走日,在后革命时代,能力出众,但迷茫,彷徨,想念老佛爷,依然有一点情怀和良心;项飞田,彻底拥抱了新时代,并在新时代“分到了家产”。项飞田的名言:感谢大清亡了国,咱们才成了暴发户,我现在是法(四声)国人。
整个电影的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两个旧贵族,和一群靠时代红利“先富起来”的那群爆发后,联合起来,把new money洗白的故事。旧贵族有身份地位,暴发户有钱,两者就是后革命时代的县长和黄老爷。所以我说姜文这些电影哪有什么隐喻嘛,都尼玛是明喻啊,不能比这再明显了啊朋友们。
舒淇是什么形象?舒淇是革命理想的拟人化象征。这就要谈到姜文几乎所有电影里面的“圣女想象”。就类似于圣女贞德、花木兰、穆桂英——男人不爱国,女人爱国;男人不杀敌,女人杀敌;男人不革命,女人革命。张麻子要把钱都发给穷人,完颜英要把奖金都捐出去,这就是非常鲜明的“革命”符号,是圣人/圣女。
电影中另外一位略带“圣女”色彩的是武六。她成长在new money家庭中,但是是同情革命的普世形象。除了这两位女性角色,整部《一步之遥》中,除了大门口的石狮子,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姜文曾经说:“愿把女性拍成神”,他也确实做到了。
舒淇离开一位老者家时,老人双膝跪地,声嘶力竭地高呼:“你一定要回来啊!”,这个镜头颇具冲击力,那些经历过饥寒、压迫和赤贫的人,自然都是革命的同情者、支持者,但是这些人年纪都大了,他们不一定能等得到“革命”再回来了。
舒淇代表的“革命理想”怎么死的?死在了革命青年手里。虽然不是亲手杀的,但也差不多,是(第二代)革命青年抛弃了革命理想。
革命死了之后是什么呢,是特权阶层与舆论特权阶层(文人、知识分子)联合进行的“文艺污名化运动”。
无论是对毛本人还是对“革命”的文艺污名化运动,我们十数年来屡见不鲜。戴锦华教授就说过,她发现北大学生中就普遍存在着一种权力的内在的尊重,以及对革命非理性的恐惧,她把这称之为“告别革命的共识”。这就是多年以来对革命的文艺污名化运动潜移默化洗脑的结果,就仿佛《茶馆》中松二爷那句如条件反射一般的:“你这是大逆不道啊”。
《一步之遥》中对于文人狗腿子的嘴脸刻画的可谓惟妙惟肖,这些统治阶级的传教士终究还是奴才,电影里王天王稍微有一点膨胀没搞清自己的位置,结果就被武七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个场景恍然间让我想起了王思聪游戏直播时痛骂林更新,真的是家人祖宗都问候遍了,林更新吭都不敢吭一声,仿佛一条狗一样安静。所以说这部电影好啊,全是这种手术刀式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容。
当然,最后对同志下狠手的还是同志。革命共识的年代已经过去,是时势要毙他,人心要毙他。
《让子弹飞》主要黑了一把人民抛弃了革命者,《一步之遥》中讲出了杀死革命的真凶——两个“二代”——一个肉体上简介导致革命死亡,一个要在精神上、历史上抹除革命的记忆。这也算是来自于一个大院子弟的认真反思吧。
革命死了,还要让革命同情者噤声,还要进行文艺污名化运动,终极目的是什么,是要改写历史。
还是那句话,这部电影里哪有什么隐喻啊,全都是明喻啊。更好的理解项飞田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看我上礼拜写的文章《特权阶级的自我毁灭——苏联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解体的》。大清亡了国,项飞田成了暴发户,“苏共是惟一的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这都是一个道理。项飞田最后小胡子也留起来了,制式军装也穿起来了,就是典型的法西斯化的标志嘛。革命的反面就是法西斯,大自然的辩证法。
电影的结尾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就是旧贵族与new money的联姻,一同开启了美丽新世界。这也算是与《让子弹飞》的结尾遥相呼应,师爷坐上火车到了上海,与新贵联姻。师爷还是师爷,但世间已无张麻子。
马走日在濒死之际,想到的还是老佛爷。是啊,业未竟,鬓先秋,江山靠谁守?马走日和项飞田都靠不住的。最后马走日摔得粉身碎骨,怕是应了老佛爷那句一语成谶: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
事物总是要走到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身碎骨的。
再来谈一谈刚刚上映的《邪不压正》。这三部电影被称作“北洋三部曲”,我觉得还是做“革命三部曲”更霸气也更切题。但从明面上看来,革命和后革命的故事《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都拍完了,那么《邪不压正》在讲什么呢?我认为这部电影里姜文导演完全放弃了革命叙事,单纯在讲一个少年的复仇、弑父和成长史。一些牵强附会的影评认为这部电影还在讲革命我认为都是过度解读。标准的革命叙事一定存在一个强对立的二元模型:被压迫者和统治阶级,这在《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中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邪不压正》中,强对立的模型可以简化为“正”“邪”二字,故事的一条主线就是复仇与成长。
但如果要强行为角色赋予象征意义,也是可以让“革命三部曲”变得更加完整和丰满的,前面我说过《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不是隐喻都是明喻,那么《邪不压正》就是我为了归于三部曲体系而解读出的“隐喻”了,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邪不压正》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前”革命叙事,这里的革命萌芽还未曾成长,但是星星之火用来燎的万里原野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看做是《一步之遥》末日狂欢后的新希望。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可理解成“少年中国”的象征,这部电影就是少年中国的觉醒和成长史。李天然从小天赐大恨,不但有精神上的恐惧,更有肉体上的摧残(我想那一针鸦片不是白打的)。我们民族的近代史何尝不是这样苦大仇深呢。
李天然有三位“父亲”,第一位父亲是他的师父,——可以看做传统中国的象征,有着盖世武功、刚正不阿,但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盖世武功也死在了洋枪之下。第二位就是美国爸爸,这个洋爹最好理解了,他认你是因为你是他儿子,否则你们黄种人就是穿衣服的猴子。第三位爸爸是本土的野心家,开始就把他当做棋子,为的是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但终究机关算尽太聪明,做局的人以为能掌控一切,破局的人却是自己的棋子。
因为棋子注定要成长,用毛主席的话说,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这是客观规律,挡不住的。少年中国注定会有成熟的一天,蓝青峰最后也意识到了:你不要认爸爸了,该自己找个儿子了。
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很有趣,许晴饰演的唐小姐,剑桥毕业,受过国外高等教育,但她的思维还是“封建的”——一心想的就是依附男人,还要做正房。即便她已经有实力买了马尔代夫的小岛,但是男人不跟她“私奔”,她自己的价值找不到依附点,最终从城楼上一跃而下也是情理之中。而周韵饰演的小裁缝巧红,从小受封建三从四德的教育、裹小脚,但是当丈夫对她说别报仇了,她送给了丈夫一个“滚”字,并开了裁缝铺独立走上了复仇之路。
但如果以李天然的视角来看,依然脱离不了姜文电影中一如既往的“圣女想象”。这两位圣女一位解锁了他的肉体姿势,一位破除了他心灵魔障,也是天作之合。
复仇真正的完成,是对心魔的消解,也就是说李天然的复仇过程是前置的,在巧红打碎了他的心魔之时就已经完成了复仇,最后的战斗之时一种形式。杀死根本和师兄,从棋子到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李天然的第一重觉醒。李天然复仇之后还有两场戏,第一是救张将军,第二是把在北平街上滥杀的日本兵扔进火炉里。这报的就不是“私仇”了而是“国仇”。就像郭靖真正成为“大侠”不是他在华山论剑中拿下天下第一,而是在襄阳城头领兵杀敌,中国式的英雄永远不可能脱离这种家国情怀、天下大义。抗日,是完成了李天然的第二层觉醒。
所以说这三部曲中,《让子弹飞》是最爽最好看的,因为革命嘛,红旗卷起农奴戟,黄洋界上炮声隆,怎么看怎么都带劲。《一步之遥》是最致郁的,光明和希望死了,理想和高尚被污蔑,只剩下野心家和投机分子的末日狂欢。《邪不压正》是故事最完整的商业片,但你总觉得缺点什么。虽然它的人物结局已经圆满到无可挑剔,而缺的那部分,就要靠自己的脑补了。
这一种人物的圆满和结局的收拢,在姜文以往所有作品中都不曾见到的——或许这也可能是圆了他自己的一个心念。觉醒了之后如何,不禁让我们浮想联翩:日军的铁蹄不会阻挡一丝一毫;南京的老蒋、山西的老西子、广西的小诸葛,一群尔虞我诈的政客撑不起民族的未来;北平街头依旧遍布着打完鸦片学日语的年轻人……一个盖世武功的翩翩少年,刚刚完成了两重觉醒,什么时候意识到了第三重,喊出那一句“枪在手,跟我走”?
《邪不压正》中有一句与影片整个格调不符的话:你不是一个人,你是一支队伍。这怕是导演对未来最美好的期望了吧?待到山花烂漫时,遍地英雄下夕烟,烽火燎原;张麻子依旧骑在白马上,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Hi ~ I'm a robot of lynnhua.I just upvoted your post!
Please come visit me here: https://steemit.com/@lynnhua
Thanks so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