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读漫思1——水落金出
散读漫思
水落金出——读《李自成》、《江口沉银》
早年读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除了对主角李自成钦佩有加外,对另一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也印象深刻。有的情节至今难忘。譬如
张献忠再次起兵时,令手下文人书写告示于白墙之上,他看了说:
“你们这班举人、秀才,一掂起笔杆儿就只会文绉绉的,写出些叫老百姓听起来半懂不懂的话。要是你们少文一点儿,写出来的跟咱老张说的话差不多,那就更好啦。啊,性一老哥,下边还有一大串么?”
“还有十几句。”
“我看,甭写那么多啦。你给我直截了当地写吧:‘官逼我反,不得不反。国家之官坏国家之事,可恨,可恨!献忠虽欲不反,岂可得乎?’就这么写出来算啦。”
张大经因为路过,不声不响地站在张献忠的背后观看,不觉小声叫着:“好,好!敬轩将军收的这一句十分有力!”
献忠笑着说:“别见笑。俺这个只读过两年书的大老粗,跟你们举人、秀才在一起泡的久啦,也‘之乎也者’起来啦。”说毕,纵声大笑,调皮地用手指扭着长须。
王秉真虽然觉得从“官逼我反,不得不反”到“可恨,可恨”,都有点欠雅,而且音调也不够畅达,但他同张大经一样,很欣赏结尾一句收得很有力,比他准备的十几句话好得多。他不能不佩服献忠有过人的聪明。
此段描写,把张献忠的性格多重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
但近年来,又看到了许多资料,反映了张献忠的另一面:嗜杀。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仅有文字,没有实物证明,且那些文字,也多为清朝统治者、大官僚、大地主、反动文人的污蔑不实之词。
时光过去了300多年,能有物证吗?
人们聚焦于一个流行于四川民间的传说:张献忠曾经有大批的金银财宝,沉于眉州彭山江口的岷江,如谁能找到,则富可敌国。
这是真的吗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300多年后,终于水落石出,不,应是水落金出。
2011年,在四川彭山岷江河道江口段的建设施工中,出水一些文物被现场人员哄抢一空,后追回部分文物,其中有西王赏功金、银币各一枚,这是首次发现西王赏功出水品,有较为明确的出水时间、地点;
2012至2014年,不法分子疯狂盗挖江口古战场遗址区范围内的各类文物;那几年,网上曾有照片,江面上布满了盗挖船只。
2015年4月,警方采取行动,抓获6个盗掘团伙,收缴大批珍贵文物;
2017年上半年,考古工作者对江口古战场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出水文物3万余件。
官方的行动,可惜晚了点。
今日读到一篇文章详细记载分析了前因后果:
江口沉银:火攻之后沉入江底的西王赏功币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08期,作者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
距今372年前的一天,张献忠率领十余万大军,将金银财宝装载于数千艘船上,顺流东下。
前明参将杨展闻讯,带兵迎战于彭山江口,纵火攻船,烧沉其舟,仿佛三国时期赤壁大战重现。献忠部下多年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
2017年,考古工作者对这一古战场遗址的部分区域进行了科学发掘,从而揭开了流传三百余年传说的神秘面纱。
去年1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四川眉州市彭山区江口镇附近的岷江河道进行局部围堰,抽干堰内江水后进行发掘。
出水遗物夹杂于砂卵石之间或分布于由砖红色粉砂岩构成的基岩冲刷槽内,
有各类遗物共计3万余件。其中,发现西王赏功金银币数量达到200余枚,令世人瞩目。
本文所说“西王赏功币”的概念,不是流通货币,不具有通货的性质。就其狭义而言,性质为奖励军功的纪念章,是明代赏功内容与钱币形式相结合的产物,亦属于广义上的钱币范畴。
太爽了,这次行动,围堰抽水,干净彻底,共得3万余件遗物。
想想当初,前明将杨展,掳去多少宝物?据资料,当时他富甲诸军。
如此多的财宝,在那战乱时代,哪一件不沾满了原主人的鲜血?
张献忠嗜杀,有文字书证,有江口沉银物证,难逃其咎。
另据记载,杨展后死于内讧。我想与其据有天量财宝不无关系。
故钱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太多都是害。
战火纷飞,战乱频繁,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是大灾难。
但愿天下从此平安!
帅哥/美女!欢迎在steemauto里设置跟赞 @cnbuddy 给整个cn区点赞如果不想再收到我的留言,请回复“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