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ee 的项目管理思考 3 -- 碎片化时间
前言
在前面两篇博客 (一, 二) 中, 我主要对什么是项目和如何选择项目进行了思考.
当项目选择好后, 下面要面临的问题是执行, 也就是怎么做才能实现项目目标. 想要按照预期高质量地完成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 对于一个经常加班的上班族来说, 是更加困难. 作为一个上班族, 每天可以利用的时间十分有限,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车上, 很受限制, 时间被拆成了碎片化.
现在摆在我眼前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能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呢?
碎片时间
碎片时间指的是很短的时间, 少则二十分钟, 多不超过一个小时.
碎片时间是不连贯的, 对我而言, 每天的碎片时间有:
- 早期学习一个小时
- 上班乘地铁, 班车路上一个小时
- 中午饭后午休一个小时
- 晚上回家路上一个小时
- 回到家中临睡觉一个小时
对我来说一共有 5 个小时自由可支配的时间, 看起来是不少的.
但是也很尴尬, 因为一个小时, 对于工作或者学习来说, 正好是刚进入状态的时候, 这个时候必须戛然而止,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 一个小时能做点事情, 但是做不了什么大事情.
碎片时间的位置也是不固定的, 在我的可支配时间中, 2 个小时都是在路上, 在路上的限制就是只能使用掌上的便携设备学习, 比如智能手机, Kindle, 对于平板电脑都不太方便使用. 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工作效率, 因为如果在家里, 一个小时我可以很好地进行编程工作, 但是在地铁上, 我就做不到.
优化碎片时间
碎片时间不如大段连续时间效率高这是必然的, 但是我得面对现实. 我现在要做的, 就是把手里的这手不太好的牌, 通过精打细算, 把它尽可能打好.
这促使我回头重新思考碎片时间, 它的制约因素都有哪些呢?
上下文
之前所说的进入状态, 戛然而止的问题, 我发现这是上下文的问题.
当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我们会开始回忆, 上次做到哪里了, 遇到哪些问题, 今天该从哪里开始继续做. 这一般都涉及到一个回忆与摸索的过程, 我们会花费一段时间回忆, 同时有可能花费一些时间做一些重复劳动, 知道我们突然意识到, 原来做到某某位置了, 于是来了感觉.
这件事情如何优化呢?
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做记录, 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卡片或者本子, 记录一下内容:
- 时间: 2018年1月11日22:35:33 ~ 2018年1月11日23:35:33
- 项目: 写作
- 内容:
- 思考碎片化行动
- 思考解决方案
- 发表博客
- 遇到问题
- 使用什么载体记录?
- 记录方便不同维度的检索?
- 都有哪些检索的维度? 按项目, 按时间, 按问题...
其中:
- 时间: 记录行动发生的时间
- 项目: 所做的事情所属于哪个项目
- 内容: 做了哪些事情
- 问题: 遇到哪些问题, 其中有的是解决了的, 有的是未解决的
有了这个记录, 当我们下次再开始工作时, 就有了一个很充分的线索, 能帮我们快速接上上下文.
当然, 最重要的还是要专注于少量项目, 不要并行多个项目, 多个项目并行会减少我们的精力总量, 具体参见Maxiee 的项目管理思考 2 -- 项目的取舍.
场地
场地限制如何优化呢? 如果我们站在地铁上, 肯定是无法继续编程的.
所以思维应当转变, 当我们在地铁上, 我们能做什么呢?
首先就是浏览资讯, 也就是刷刷刷. 利用这段时间集中浏览资讯, 了解新事物, 或者将感兴趣的文章加入稍后阅读, 这些都是很不错的.
之后的场景就是因人而异了. 作为一个程序员, 我发现在地铁上很难专注地去看技术博客, 因为技术博客要想真正吃透, 得去照着实践, 只是看的话只能了解个表面. 但是我猜在地铁上应该很适合看源代码. 因为源代码看起来很枯燥, 但是地铁是个更枯燥的环境, 相对地看代码反而显得有趣一些. 当然看代码要想吃透, 往往还要运行起来动态调试, 但是静态分析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如果能做到在车上静态分析, 记录下来问题, 回到家里动态调试, 那这件事情通过拆分就能够进行了.
总之, 就是因地制宜地灵活考虑, 方法可以变通, 只要自己能有效学习就行.
总结
以上就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总结出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经验, 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
欢迎通过点赞对我提供支持, 你的支持将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