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大V对区块链的转变(分享会笔记)

in #cn7 years ago

8256783-47c208c95e566050.jpg

昨天在群里听一位证券投资经验丰富的大V分享他对比特币及区块链数字货币的转变,我觉得非常受用,让我从大局观上更深入了解了比特币及区块链。此文为分享会笔记,我发布在网络上,转给对区块链有兴趣的小伙伴们。

分享开始,第一个话题,我们聊的俗一点。

一、赚钱的第一步

无论是创业和投资,我们都知道首先要做的是发现一个巨大的BUG,同时你能解决它或者能找到解决它的团队,这个BUG背后的需求市场越大,你提出的解决方案越优,越能在这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得很多的财富分配。一次创业和投资获得的收益,和团队付出精力并非正相关,而和你面临的市场大小却是正相关。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之所以后市爆发出巨大能量和争议,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全世界最大的BUG!

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BUG是什么呢

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纸币失去形成共识的贵金属锚定后,在美联储货币制度的影响下引发的全球性PSPJ。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会在这里详细的展开。后期会做一个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罗斯巴德的《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我们未来课程体系理论篇的第一项就是请一位专注于经济学领域的老师带着大家详读这本书。https://baike.baidu.com/item/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7323010?fr=aladdin。

当看到货币这里,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货币到底是什么?

三、货币的本质

研究一个行业,最快的方法莫过去先去研究它的历史,再去深究它的概念。

货币的发展从小麦-贝壳-石头-金属-纸币,再到现在备受争议的数字货币。历史的发展证明并不存在一个长期统一亘古不变的货币。货币的本质应该是 共识!共识!共识!

共识的形成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市场化的共识,一种是非市场化的共识。通过交易产生的共识和通过暴力产生的共识,这两种共识是一直并存的,在王朝交替阶段,尤为突出。

给大家分享一段历史。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攻下上海,陈毅面临的是一座千疮百孔的空城。所有金银财富都被国民党运走了,几百万市民手里捏着形同废纸的金圆券。

陈毅马上宣布人民币为法定货币。但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得上海市民对纸币失去信心,银元还是市民主炒对象。最初一周里,银元价格暴涨近两倍,大米和面纱涨了一倍多。南京路上四大百货公司用银元标价,大家也都拒用人民币了。

军事管制委员想用市场手段——抛售银元来维持稳定。6月5日他们向市场投放10万枚银元,6月6日又追加31万枚。但41万枚银元抛出去如泥牛入海,一点声响都没有。于是就有了后来陈毅在会议上的冲冠一怒。他拍桌子:抓人!

6月10日,200多名警察冲进当时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大楼,抓了234名金融业主,抄没黄金3542两,银元39747枚。还有些不识相的,就查他们偷税漏税,补差到民国几年,有恒产者倾家荡产也交不起,于是一周里,200多个民营企业家跳楼了。

调控效果立竿见影,所有银元炒卖活动都停止了。对上海来说,民间金融活动也被彻底取缔,它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功能也被摘除,香港取代了它的地位。证券交易所重新回到上海滩,将是整整41年后的事情。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上海金融战。这次金融战的意义深远,天朝后来很多调控手段,都是那次战役思路的延续。

比特币现在有共识吗?没有。恰恰是没有,但具有巨大争议,让我对这个行业产生的巨大的兴趣。做投资都知道,在逻辑无错,趋势已证的前提下,从没有共识到达成共识,是一个从利空到利好的过程啊!!

我今年在这个领域投资,经历了一个很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涵盖了我对比特币的认识,不解,质疑,到后面质疑自己的思考方式,再到现在有些浅解。

四、我对这个市场理解的思维转变过程

原来做股票投资,大宗商品,贵金属和房产投资,我的投资核心在于研究“周期”。将财富在政策、市场信号指导下做去劣换优的切换已实现资产升值。

当我用同一套逻辑去思考区块链时,我是非常不认可区块链的,和很多人想法一样,满满地泡沫,完全没有正常的估值体系啊,绝对是21世纪的郁金香!结论下的很武断,转折也很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我认为的东西就是对的吗?

我本以为自己是正和思维,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上,却陷入了经验障碍,是在一个既定规则下思考一个外部市场。

bug是有两种解决方案的,一种是利用规则战胜bug,比如房产投资,我们可以利用借贷去抢劫存款的人,还有一种是重新创立一个增量空间啊。区块链是制度改革,不是技术改革!这不是一个既定规则指导下的市场,不是像其他资产一样靠着政策,人口,市场信号做决策的市场。它开辟的是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全球化7×24小时的纯市场化交易市场。当我们用存量思维思考增量空间的问题,肯定是无解的。

九月份的时候,一次调控,引起我另一个思考。管制怎么办?作为一个构建在互联网上全球化的市场,他其实只要一个地方承认就足够了。只要有一个地方承认,那里就会获得大量的资本,项目团队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区块链项目的创业。

看几个数据:

新加坡今年共有14家企业通过ICO集资,总融资额破10亿新元,现在注册基金排队20000多家,原来代理注册只要一周,现在需要一个多月。当今国与国的竞争也是市场化的,政策会越来越严格,但这只能阻碍一些懒人进入,不能阻挡趋势的发展。

既然区块链是一个具有天然认知门槛,只有小众人群能够理解的市场,为什么我还要说它是一个大市场呢?

五、我为什么长期看好区块链?

我们先把资产的价值分成三部分,交易价值,储存价值和投机价值。对于大部分人一生来说,财富中的交易价值部分需求占比很低,储存价值需求最大,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和某些不可说因素,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资产会慢慢的从投机价值转向交易价值和储存价值。

为什么?

这个世界最大的bug,裁判员解决了吗?人性对于自己财产保护的欲望改变了吗?没有。

既然认定这是一个具有长期价值的市场,那现在这个市场是什么阶段呢?

六、现在的区块链处于什么阶段?

当我们看到很多的传统媒体在疯狂地讨论BTC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这个玩意儿已经过时了。只是IP还在而已。BTC早已不是bitcoin,而是bitcoin core,c不是coin,是core!

当08年btc出现,到后来eth作为系统工具,再到现在基于eth/eos类的基础链产生的大量的dapp上线。这个市场已经发生了三次进化,这三次进化是从比特币到底层系统再到完整的生态的进化。

当我们还在讨论比特币时,其实是将自己置身于十年前与中本聪对话,暂且不说活在未来,我们活在当下总是可以的吧?

说到当下,就要说现在疯狂上线的Dapp,全球每天5-10个项目量供不应求,每个项目一个token,说dapp就必须说token。

七、我对token的理解

token,就是大家普遍理解的“代币”,开始我的理解是它和证券是一样的,代表项目团队股权,后来我发现这个理解是非常错误的!

token的发行数量是恒定的甚至后期是慢慢减少的,token的本质应该是平台未来现金流折“币”,针对自己项目的应用将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固定数量的token。token的实际价值主要取决于项目方开发的系统或者应用中平台上交易双方的交易频次。

发行token到可以将项目上升到三维空间,比传统的只有买卖双方的二维空间更有效率。当项目发行token后,项目里就出现了除项目方(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和使用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个群体投资者(或投机者),而这个群体的规模可能是大于服务或商品供需双方的群体,早期投机者了解项目后也可以转化成消费者!是资本对项目的反哺,是真正的众筹。

区块链只是一个技术,却无意间引发了一场变革,对我来说,这不是现实生活的变革,是思维的变革,是对金融更本质的思考上的变革。

以上就是今年我从最开始接触比特币,到后来质疑区块链,再到质疑自己的思维局限,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成果,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智者,大家一起学习。

此文首发于简书。

Sort:  

此文首发于简书,机器人可以放过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