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经常采用蕃茄的写法,而中国大陆、台湾则使用番茄,是茄科茄属的一种植物。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已被全球广泛种植,同时具医疗效用,是茄科开花植物的模型生物之一
书面语及写法
在汉语中,“番茄”为书面语,“蕃茄”为异体字写法[5],草字头的“蕃茄”在除了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地区中都非常常见,在台湾,其出现频率甚至远超正统写法的“番茄”,而在中国大陆则统一成“番茄”。
在中国北方的汉族聚集地则有特殊称呼,书面上称之为“西红柿”,口语上称之为“洋柿子”,但西红柿实际上并非柿子。同样情况出现在中文的“土豆”及“地瓜”身上,土豆就是马铃薯,属于茄目的茄科,所以有土豆不是豆子;而地瓜就是番薯,属于茄目的旋花科,故地瓜也不是瓜。
番茄的“番”这个字源自其外来之义,同番石榴、番麦等,但亦作草字头的“蕃”,《国语辞典》在“蕃”字条下云:“来自外国或外族的,通番,如蕃茄、蕃薯。”换言之番茄的意思就是“外来的茄子”,西红柿的意思则是“西方来的红色柿子”,但仅仅是中国古人的理解,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分类。
汉语方言
在澳门,以前澳门人会将番茄称作“大孖地”。在台湾,北部人、中部人将番茄称作“tamato”。少数北部人将番茄称作“臭柿仔”(tshàu-khī-á)。
在闽南(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包括金门)一带,将番茄称作“柑仔得”。与南台湾称作的“柑仔蜜”(kam-á-bi̍t)同样源自菲律宾语言中的Kamatis。
英语词源
番茄的英语单词“tomato”源自西班牙语“tomate”,西班牙语词源于纳瓦特尔语词“tomatl”[ˈtomat͡ɬ]。该词最早出现于1595年。
墨西哥原生的酸浆果(“tomatillo”)在纳瓦特尔语语中叫作“tomātl”,意思是“肥胖的水”或“肥胖的东西”。[9][10] 当阿兹特克人开始种植这种大一些的红色的安第斯山脉果实时,他们叫这些新的品种为“xitomatl”(或“jitomates”)(发音:[ʃiːˈtomatɬ]),(“有肚脐的丰满的东西”或“有肚脐的肥胖的水”)。当西班牙人征服特诺奇提特兰后,他们使用名字“tomate”将其(“jitomates”)输送到世界其它地方,所以许多语言使用与“tomato”(“tomate”)类似形式的词汇来指代红色的番茄,而不是绿色的“tomatillo”。[来源请求] 该词最早出现于1595年。
学名及争议
生物学二名法中, 在1753年林奈氏 的书“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中,番茄拉丁语被解释为“wolfpeach”,其中狼来自lyco,而桃子来自persicum。现今仍把野生未驯化的番茄称为狼桃,如日本高知县十万四川的农特产即为狼桃。 其种的名称“lycopersicum”意思是“狼桃”,源自日耳曼狼人传说。传说中,巫师和巫婆在药水中使用致命的茄子把他们自己变成狼人,番茄是一种近似的但是大一些的果实,所以当番茄来到欧洲的时侯被叫作“狼桃”。[11]
然而,番茄的学名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更动。现在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是林奈所起,但1768年,菲利普·米勒认为番茄应当自成一属,定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虽然这个名称侵犯了林奈的命名权,但其使用颇为广泛,更于1983年成为保留名称,而且在部分分类法中,若马铃薯和番茄不在同一属,则番茄用此学名。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正如林奈当年的做法,番茄和马铃薯分为同一属是正确的
历史
番茄原产于中美洲,最早的栽培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西班牙传教士德萨阿贡详细记载了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市场上售卖各种番茄及制品的盛况[13]。埃尔南·科尔特斯则是第一个将番茄带回欧洲大陆的人。最早关于食用番茄的记载则来自意大利医师马蒂奥利(Pietro Andrea Mattioli)[14],他在1544年称番茄可以像茄子一样切开后用油炒制,佐以盐和胡椒食用。当时正值西班牙殖民高峰期,故番茄亦随着西班牙人的脚步传到了加勒比海和菲律宾,并在16世纪中后期进入中国。
在英国,最早由医生约翰·杰勒德在16世纪90年代种植番茄[15]。由于番茄属于茄科,他便认为番茄有毒,这一看法在英国和北美殖民地广为传播,一直到18世纪中叶才得以澄清。到19世纪,番茄已经成为英国街头随处可见的蔬菜。
在北美殖民地,番茄最早种植于1710年,但并不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番茄在植物学上是果实(英文:fruit),但美国最高法院在尼克斯诉赫登案中将番茄归类为蔬菜而并非水果(英文:fruit),因番茄大多用于主菜而非甜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