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自由潜水来控制自己的大脑

in #cn7 years ago

潜水有两种,一种是携带气瓶的水肺潜水,另一种是只有水镜和呼吸管(有时连呼吸管也不用)的自由潜水。

水肺潜水只要不怕水就能习得(有些人需要克服把头埋在水下的恐惧感),不会游泳也没关系,因为身上穿的 BCD 浮力装置可以协助你漂浮在海上;在海中时则可以透过二级头(潜水员咬在嘴里的装备)来呼吸空气。

主流的 PADI 专业潜水指导委员会潜水证,只要按部就班依照教练指示,学会装备操作和状况排除(气瓶没气怎么办?泳镜进水怎么办?……),加上潜水理论(避免减压症),两至三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并拿到 OW 开放式水域执照。

自由潜水却很不一样,憋一口气之后往下潜,中间没有换气的机会。

呼吸欲望

这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来了:要怎么闭气才能憋那么久?

是的,想要自由潜水,得先克服憋气这关,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身体比我们想像的还要能忍受缺氧,身体耐受度的极限超乎想像的大。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闭气时,造成呼吸欲望的原因,并不是氧气含量过低,而是二氧化碳的缘故,无论此时身体体内的氧气含量有多高,只要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阀值,就会引发呼吸欲望。

一般人闭气一分钟左右就会有呼吸欲望,因为这是身体给你的一个闹钟。

也就是说,当在尝试闭气时,身体会透过心跳加速,来提示我们该呼吸了,但此时其实不是因为缺氧,而是因为体内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如果无视身体的提示再忍忍,继续闭气,身体就会开始稍微剧烈的反应:横隔膜抽蓄。如果这时还能继续忍耐坚持不吐气,最后最后才会缺氧昏迷,接着,脑干接管控制,恢复呼吸。

从上图来看,把 dive 潜水视为闭气,体内的氧气浓度下降,同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即便到了很想呼吸的那个蓝点,身体的氧气含量都还足够,并不会导致 blackout 昏迷。

了解原理之后,所谓的闭气憋不住,其实只不过是身体给你的信号和条件反射而已。

呼吸方法

知道原理之后,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1. 准备呼吸(两分钟):用轻松的姿势进行腹式呼吸法来做深呼吸,用嘴巴吸气 3 秒,再吐气 6 秒,持续两分钟。
  2. 全呼吸(三口):和 1 类似,但是用嘴尽可能的吸气,使空气充满腹部和胸腔,接着把身体的的空气都吐出,再重复吸气、吐气,到第三口时,吸完气就直接闭气。
  3. 恢复呼吸(三口):闭气结束后,先长吐气,接着和 2 一样操作,让身体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回到正常。

(2 的全呼吸和 3 的恢复呼吸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为了闭气,另一个是为了恢复。)

闭气过程,一旦开始出现呼吸欲望了,就开始扫描自己的身体:

从从左脚的脚尖开始,左脚掌、左脚跟、左小腿、左膝盖、左大腿、左臀…… ,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大脑忘记身体的紧绷。

直到开始横隔膜抽蓄时,就告诉自己再忍耐 10 秒、再忍耐 5 秒、再忍耐一下。如此一来就能轻易的闭气超过两分钟。

请注意,进行上述操作时一定要有人在旁边,如果昏迷了请他轻拍来唤醒你。

实践时却……

说得时候很简单,但真的第一次在水里进行时,一直没能突破自己的心理压力,明明知道呼吸欲望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在横隔膜抽蓄之前,就觉得憋不住了,只想浮上水面吸一口气,大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

追根究底就是在 16 米深水池,心理状态一直很紧绷,加上不断自己给自己暗示:这次没过下次还得来苏州,加上练习的次数也不够,所以没能好好发挥。

上图为在苏州海洋馆水池中进行自由潜水潜伴救援演练

后来上了第二次课程,放松并跟着教练的指示操作之后,竟然就轻松办到了闭气 2 分 30 秒。

总结

以前打高尔夫球时,在练习场上讲究的是挥竿的姿势,透过每一次的挥竿来修正自己的动作;下场时,要注意的则是放松、忘记所有的动作要求,让肌肉记忆去主导就好,因为紧张或用力反而会使得身体不由自主僵硬,导致肌肉不协调,尤其是高尔夫球场上常常有水池、沙地等障碍物,很容易受到影响。

我自己打得最好的几次,都是因为完全放松、不在意输赢的情况下发挥出来的。

我想自由潜水或者其他运动,甚至工作、学习也是一样的,得先把自己洗脑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再透过不断的练习让肌肉记住,最后临场时放松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