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Gladwell《引爆点》读后感
这个世界是无比复杂的,又是无比简单的,只要你找对了规律。今天要介绍一个规律是“引爆点规律”,为什么传染病会忽然爆发流行,为什么有些观念、产品会引领时代潮流?这背后的有什么样的原因,是偶然为之还是行之有“道”?西方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探讨了事件、产品或观念引发流行的根本原因。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21世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2005年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这本《引爆点》改变了我对所有事物的思考方式,它是一个社会小白进入复杂世界真真切切的通道,读完它,你会理解它的灵魂“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它是不是很像“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地球”的杠杆原理?这个支点就是引爆点。
本书从梅毒疫情大规模爆发的角度出发,引入了“引爆点”和“流行三法则”。1995年,一场梅毒疫情袭击了美国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的摩。先是大量携带梅毒病毒的人,突然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些人极度贫困,吸毒和性行为频繁;其次因为预算问题,该市传染病诊所规模减小,梅毒原本引发的是急性传染病,但由于诊所规模缩小给了梅毒一线生机,导致现在变成了慢性传染病,这里要解释一点:病原体的致病力常常发生变化,比如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因为病毒类型繁多和季节性爆发而发生改变,50年前的艾滋病病毒致病力远远不如21世纪艾滋病病毒的致命性,这在时间和空间上给疾病爆发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最后,巴尔的摩拆迁工程(环境威力因素)加快人群的流散,导致梅毒大爆发。
有趣的是,这三个事件都不是忽然发生的,以前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为什么疫情在以前就没有爆发?先来分析一下,引发流行病的爆发需要三个条件,能传播梅毒病毒体的人,病原体本身和当时的大环境,三者构成一种均衡状态。不知哪一天发生了某种事情,让其中一个甚至两三个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均衡就被打破了,于是疫情被引爆。显而易见,这个忽然发生的“某种事情”就是引爆点。而三个变化条件就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和环境威力因素。
个别人物法则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或者观念得以传播,但常常事与愿违,只有在个别情况下这种交流才能引发口头传播浪潮,为什么?这是因为传播信息的人必须有某些特征,作者在文中总结为三种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1联系员:联络员其实就是认识很多人的人。他们有一种强大的社交天赋:更喜欢和更多的人保持长久联络,而普通人通常只是和身边的几个朋友保持联系。格拉德威尔在这本书中写了一个社交狂人,叫做罗杰·霍肖。
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霍肖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把他生平所遇到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在他70岁生日时,他竟设法找到60年未曾谋面的小学同学博比·亨辛格,他给自己所能查到的每一位名叫博比·亨辛格的人寄去一封信,询问他们是否是那位曾经住在辛辛那提市1号巷4501号的亨辛格。霍肖积攒人脉的方式与别人积攒邮票的方式相同。他能记住60年前与他一起玩耍的那群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要好朋友的地址,甚至大学时的女朋友在海外旅游邂逅并迷恋了一段时间的那位男士的姓名。他在电脑上记录了1600个人名和地址,在每个人名旁边都详细记录了当时他遇见此人的情况。”
这种社交天赋的强大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能力。这种天赋集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活力于一身。大家都会结识这种类型的人,他们真的就认识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发起任何一种社会流行潮,要取决于信息传播者所有持有的社交天赋。
2.绝对内行:这种人善于发现并研究很多别人不感兴趣的内部信息。联系员是一种人际流通专家,但如果认为只有联系员才能在社会流行浪潮中发挥关键作用,那片面的。罗杰·霍肖同时告诉几十个人某个餐馆的饭很好吃,然而前提是谁将这个“好饭馆”的消息告诉他的呢。这就用到内行了。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市场运作依赖信息,掌握最多信息的人必定是很重要的人物。
内行传播信息的威力庞大,作者在文中这样说道:“当一个联系员向10个朋友推荐洛杉矶的一家旅馆,其中可能有5个人采纳他的建议,而一个内行可能只向5个朋友推荐这家洛杉矶旅馆,但只要他介绍的引人入胜,这5个人很可能都会接受他的建议”。3推销员:就是具有“催眠能力”般的说服能力的人。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黏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推销员就是善于表达各种情绪和感情,他们具有巨大的情绪感染力,让被说服者不自觉地进入他们的谈话范围,进而接受他们的谈话内容。小米CEO雷军就是这类人。
引发一股流行潮,通常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殊人物即可,他们同时具有联系员和内行,或者内行和推销员,或者联系员和推销员的能力。
附着力因素
附着力因素就是某个事件至少在某段特定时间内能强烈吸引人注意力的一种因素。附着力因素发则认为要想发起流行潮,传播的信息必须令人能以忘怀。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视制片商琼·库尼决定引起一场流行潮——将读书识字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他们招募了一批在当时看来富有创造力和绝顶聪明的人来进行节目(《芝麻街》)的策划,请来文艺界的名人在喜剧中唱歌、主演一些喜剧小品。它最终被证明提高了观众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其实电视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是非常局限的,但是《芝麻街》凭借其优质的内容抓住了观众的内心需求,充分说明这个节目有强烈的附着力。
一部畅销小说能够流行,除了个别人物原则能够引起流行潮外,还必须有优质的内容,这是显而易见的。iphone一夜之间爆发,最开始因为其最惊艳的技术“多点触控”,以及后来的玻璃大屏,现在的激光点投射技术,都是利用了附着力因素的巨大威力。吸烟流行潮中也有附着力因素发则,很多年轻人尝试香烟直到吸烟成瘾为止,当然这也是戒烟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
环境威力因素
1 . 一个老师被送往一个偏远山区任教,后果可能是这个老师每天应付差事,但是一批优秀教师同时被招募到偏远山区,这些老师就都会精诚团结,积极工作。这个团体效应就是环境威力因素在起作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个人在被罪犯追杀,整个过程有30个人看到却没有一个人报警,但如果换成一个人看到,他可能就会去报警,这个人会得救。此外宗教团体活动也是环境威力因素的在起作用的典型。
2.20世纪80年的纽约整个城市都充斥着各种犯罪事件。新上任的交通局局长通过改善地铁环境,减少地铁上的涂鸦,整顿逃票问题,极大地减少了犯罪率。我将办公室打扫了极端干净,然后发现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远远超过了过往。
3.环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想象的威力,通过改善环境,来测验人的性格。
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对部分神学院学生做了实验,让他们到附近的一座大楼做有关圣经主题方面的演讲,在去演讲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个人,这个人忽然跌倒在路上,头朝下,闭着眼,咳嗽并且呻吟,实验目的就是看看谁会停下来帮助他。根据不同演讲题目这些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人演讲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这是《新约》里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到重伤,躺在路边,有祭祀和和利未人路过,都不管不问,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把它送回了救治,要知道,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一直是不和的。另一部学生演讲的内容就很世俗了,是关于职业和宗教方面的关系。心理学家又给学生下达了时间的指令,一部分人马上就要迟到了,另一部分人还有空余时间。实验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演讲题目这个因素对两组人没什么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个学生是否要匆忙赶路,匆忙赶路的那一组,有10%的人停了下来,而有空余时间的那一组,63%的人都停了下来。人们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和信仰因素,而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
总结
引爆规律对于我们思考问题特别有帮助。假如你想要发起某个信息的流行潮,你首先就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关键方面,你必须找到几个推销员、内行和联络员。还要在信息的附着力上下功夫。另外,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自主的,深受内心支配的人,事实上,我们深受自己周围的大环境,小环境和周围人品格的影响。
来看看身边的流行物,无不符合这一规律。比如罗胖的得到APP,罗胖本人既符合内行、联系员和推销员的特点,得到内容强大符合附着力原则,客户团体素质也很高,这个会加强环境威力因素,所以得到很快就流行起来,起碎片化知识的流行潮。比如小米手机一夜之间就流行起来,也和其掌门人雷军的“催眠能力”有重要关系。中国人到外国随地吐痰的现象比较少,主要因为环境有了那么一点的改变。等等。
《引爆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找到那个点,一个微小的改变就能改变世界。
@zri0824, 其实我一直有点犹豫要不要点赞,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练过一阳指,我这个赞要是点下去,你搞不好会死!
太幽默了。
文章文字太多,可以考虑改善下易读性,比如贴一些图片等等!
太谢谢了,这真是手把手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