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楼盘也在降温,是不是美联储明年将暂停加息?
虽不少机构依旧坚称美股尚未入熊,但10月以来,美股却持续跌跌不休。与此同时,企业信贷息差也在扩大,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国国债,推动国债收益率走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为3.05%,为10月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强硬言论以来最低水平。
在种种数据面前,此前坚定加息的美联储近来似乎频放“鸽”声,市场不禁心生疑惑,2019年还会有3次加息吗?
新房开工、房价增速放缓
当地时间20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新屋开工环比增加1.5%至122.8万户,预期122.5万户;10月营建许可环比下滑0.6%至126.3万户,预期 126万户;但占房屋市场大部分的独栋房屋新屋开工下跌1.8%至86.5万户,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而此前,全美住宅建造商协会(NAHB)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数较10月下滑8点,至60,为2016年8月以来的最低。通常,建筑商信心指数高于50表明多数建筑商看好房屋销售前景,低于50则意味着多数建筑商看淡市场前景。
NAHB主席诺埃尔(Randy Noel)表示:“建筑商称,继续看到消费者对新屋需求的迹象,但由于对利率和房价上涨的担忧,客户对新屋的需求出现了停滞。”
“最近几个月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加上价格累计上涨幅度,导致房屋需求停滞不前。”NAHB首席经济学家迪茨(Robert Dietz)在声明中说,“鉴于住房市场是经济领先指标,决策者需要更多关注住宅市场状况。”
此外,根据房地美数据,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徘徊在七年高点4.94%。
新泽西州华裔许先生去年刚刚进入房屋建造市场,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第一轮关税,尤其是对钢铁行业的关税,至今其原材料成本已经上升了20%左右。他说:“我去年建的房子原本预期可以小赚一些,但最终只能基本保本。”
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平台Zillow近日发布的最新《美国房产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9月房价涨幅开始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上涨7.6%,中位数为22.01万美元。此外,9月租金中位数为1440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2%,这也是自2012年7月以来全美首次出现租金下跌情况,此前租金涨幅已经连续7个月放缓。
该报告称,在全美最大的35个房屋租赁市场中,超过一半市场的年租金均有所下跌。房租跌幅最大地区为俄勒冈州波特兰,租金下降了2.7%,而西雅图则以2.2%的跌幅位列第二。不过有些市场的房租仍在上涨。其中,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市涨幅最大,与去年9月相比上涨3%。
房源方面,报告显示,9月待售房屋数量减少1.9%,房源数量已经连续下降44个月。此外,在翻新旧房与购买新房之间,76%的美国人更倾向于选择翻新旧房。
在新泽西州从事房地产中介多年的莫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从特朗普政府的新税法实施后,原来持有大房的房主纷纷卖房。“因为在新的税法下,地税最多能抵税1万美元,高于1万的就会亏损,尤其是普林斯顿的大房子,以往都能抵税五万多。”她称,“所以市场上大房堆积一时很难出手,平均在市场上要挂上个一百多天。”
Zillow高级经济学家特拉札斯(Aaron Terrazas)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数据表明,美国房产市场在经历了过去3年的狂热后开始逐渐放缓,正朝着更加正常、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租金和房价增速放缓,与一年前相比,找房竞争压力也开始下降,这让租房者和购房者都获得了一些喘息空间。
但他称,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新建房屋的供应缓慢令人担忧。他说:“房屋建设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就业的净贡献力量,成本上升意味着房屋建设未来可能会转变为拖累。”
美联储加息表态悄然转鸽
1个月前,特朗普一周内数怼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场景尚在眼前,然而在种种不那么靓丽的数据面前,美联储官员对于加息的措辞似乎悄然转鸽,令市场不禁揣测美联储是否还将在2019年继续加息3次。
14日,鲍威尔在发表讲话时表示,总体对经济前景表示乐观,称美国经济增速可以更快,不过他同时也列举了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三大潜在挑战:海外需求脚步放缓、美国国内刺激财政刺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以及先前美联储加息所产生的滞后经济影响。
然而,一个月前,鲍威尔还表示,他认为对美联储会否升息至超过中性利率水平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离既不刺激又不遏制经济的中性利率水平还有很远。
16日,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表示,美联储政策正在越来越接近中性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利率水平“是合理的”,不认为美联储会过于激进加息。他称,有部分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放缓,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到美国经济前景的迹象。
他还提到美联储需要将全球前景展望纳入政策框架,预计明年通胀率不会大幅回升,海外经济活动降温将让联储采取更谨慎的货币政策。
不过,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19日在讲话中重申,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强劲,这促使雇主雇佣他们原本不会招聘的员工。他还表示:“利率仍然很低。我们已经提高了利率,但它仍然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基于此,他称,美联储将坚持逐步加息的举措,以便延长本轮经济扩张并保持通胀在低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及美联储没有预设的货币政策路径,将调整货币政策,尽量让经济在低通胀的情况下保持强势,并在尽可能长的时间维持扩张趋势。
美联储9月的加息点阵图中显示,在今年可能加息4次的背景下,明年仍可能再加息3次,但威廉姆斯“没有预设政策路径”及“将调整货币政策”这两个措词被外界解读为是在暗示9月点阵图预期过于乐观。
虽然上述数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依旧没有偏离美国经济状况良好、美联储处于渐进加急的路径、通货膨胀很平稳、美联储是否加息取决于经济数据等美联储传统核心信息,但市场认为,美联储官员近来的表态更为鸽派,并迅速做出反应。
CME“美联储观察”(Fed watch)工具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今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至2.25%~2.5%区间的概率跌至75.8%。
此外,根据13日~19日外媒对经济学家调查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受访者担心加息的步伐可能会放缓,对衰退概率的预估也从之前的30%微升35%。经济学家们一致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2.25~2.50%,但受访的102位中仅有54位经济学家预测2019年将加息3次。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未来,澳新银行认为,美联储可能在12月大幅调整点阵图,威廉姆斯的讲话态度偏鸽派且是以数据为依据决定政策走向,与近期美联储官员讲话相一致,美联储可能在12月对点阵图作出大幅调整,2019年的加息路径变得更加不确定,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12月加息,在2019年年中才会再次加息。
野村证券固定收益策略主管冈卡维斯(George Goncalves)表示,市场认为这些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更加鸽派,因为他们承认,当接近逐步加息的终点时,就必须摸索前进。“美联储想要灵活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尽快停止加息。”他称。
BBH货币策略主管西恩(Win Thin)则表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变化过快,对美联储官员近期的评论反应过头了,预计美联储明年将继续加息。
另据外媒引述Vanguard Group投资策略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达维斯(Joseph Davis)的观点称,鉴于美国经济现状和前景,美联储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明年甚至可能叫停加息,不过目前为止,要让美联储不再逐步加息仍有很大的障碍。
CNBC财经分析师克拉默(Jim Cramer)20日也表示,抛售现象令人担忧,鲍威尔有能力在美联储12月加息之后停下步伐。
美联储关于加息的谨慎表态一度“坑”了美元。但周二,美元又创下两周来最大单日涨幅,从稍早触及的11月7日以来低位反弹。截至记者21日午间截稿时,美元指数为96.84。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投资策略主管吴晶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元的反弹是因为全球股市遭遇抛售引发避险买盘,且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美元也会因为美国楼市数据疲弱而承压。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下滑,亦会削弱对美元的支撑。
BK资产管理外汇策略总经理利恩(Kathy Lien)21日撰文称,美国股市周二大幅下挫,跌势波及到汇市。由于风险厌恶情绪成为市场主题,澳元和加元下跌最严重。在投资者寻求美国安全资产之际,美元兑所有主要非美货币均上涨。
“美元兑日元的反弹尤其令人惊讶,因为最新的经济报告及美联储官员的言论几乎没有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加倍做多美元的理由。新屋开工不及预期,建筑许可也出现了下滑。我们预计周三的耐用品订单和成屋销售数据不会有太大的上行惊喜。”她称,今年推动美元走高的一些因素开始改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美元的牛市行情将结束。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外汇策略师瑞德科尔(Hans Redeker)也在近日的报告中称,目前美元已经见顶,随着信贷利差走阔、股市下跌,主权债券收益率在通胀减速、油价下跌之际下行,美元将走软。
Source
Plagiarism is the copying & pasting of others work without giving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 or artist. Plagiarized posts are considered spam.
Spam is discour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may result in action from the cheetah bot.
More information and tips on sharing content.
If you believe this comment is in error, please contact us in #disputes on Discord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s://new.qq.com/omn/20181121/20181121A178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