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in #history7 years ago

曹操的两笔“产业投资”,让诸葛亮北伐功败垂成

三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段历史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期,我们往往只记住了武将们的英勇无畏,和谋士们的神机妙算,却不曾想一场战争的胜利,虽要依靠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但也离不开后方文臣的运筹帷幄。

曹刘两家在汉中对峙时,如果没有诸葛亮坐镇川蜀,源源不断的供应粮食和武器,赤手空拳、饿着肚子的蜀军能攻下汉中?说到底,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魏蜀吴三家谁的综合国力强,谁就能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占得先机。

深谙此道的曹操在创业过程中,进行了两笔“产业投资”,大大加强了曹魏的实力,正是有这两笔投资,魏国才能抵挡住诸葛亮的北伐,笑到了最后。

一、第一大投资:食盐换牛

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了耕牛,这是我国农业技术的一大飞跃。耕牛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耕种面积,粮食产量得以提高,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但古代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遭遇长时间的、大范围的灾害,粮食产量连续锐减,养不活新增的人口,东汉政府又无力赈济灾民,走投无路的农民只能拿起武器造反,去抢劫那些囤积粮食的地主,一场席卷全国的“黄巾之乱”爆发了。

自然灾害和“黄巾之乱”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经济,导致人口锐减,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况。为了将战争进行下去,如何快速恢复农业生产成了曹魏集团的头等大事,只有农业生产稳定了,才能提供足够的兵源和粮食。

曹操通过“屯田制”招募流民,授予他们土地,并且发放耕种的工具,鼓励生产,缓解了当务之急。但依靠纯人力的耕种效率太低,无法应对前方战事的军粮缺口,饿着肚子是无法打胜仗的。

看看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许攸的对话就知道了,当时曹军所剩的军粮只够维持数日,如果找不到快速消灭袁军的方法,曹操只能命令大军撤退。而许攸给曹操带来了极为关键的情报:袁军的粮草都囤积在乌巢,只要一把火烧了乌巢,袁军不战自溃。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丢了军粮的袁军被杀的大败而归。

可以说,官渡之战的胜负手就在粮食,曹操和袁绍谁能先把对方“饿死”,谁就能获胜。

险胜回朝的曹操认识到打胜仗的第一要务是筹集足够的粮草,必须搞好农业生产。这时,一位名叫卫觊的大臣向曹操建言道:“如果能给农民提供耕牛劳动效率将大大提高,何愁没有足够的军粮?”

曹操对此建议非常感兴趣,追问道:“那耕牛从哪儿来呢?”

卫觊答道:“食盐专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如果把卖食盐的钱用于购买耕牛,再把耕牛租给农民用于生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2年,曹操下令正式推广“食盐换牛”,为农民免费配备耕牛。这样一来,国家征收的粮食多了,农民留下的口粮也多了,一举两得。

据载,这笔投资成功后,当年逃到荆州避难的人纷纷迁回中原地区,曹魏实力因此大涨,从此北方再无可以与其抗争的势力。

二、第二大投资:推广水排

想要在三国争霸中占据优势,解决粮食问题只是第一步,要扩充军队和提高战斗力还需要足够的武器。三国时期战事不断,武器消耗颇大,新补的兵员如果不能及时配备武器,在战场上无疑是待宰的羔羊。这时,冶金技术的高低就决定了军队的实力。

三国时期的冶金过程通常是建一座高炉,然后点火熔炼矿石,熔炼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炉内的温度,必须保持炉内有持续的高温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冶金任务。要保持高温就需外界不断地向炉内吹风,这就要依靠马力了,用马拉动鼓风机给炉内送风。可当时能用的马匹都被抽调到前线打战了,哪还有足够的马匹投入生产?

曹操为了解决马匹数量不足的问题,招募了大量民夫参与冶炼,用人力鼓风,这样做虽解决了燃眉之急,却产生了新的问题:人力毕竟比不上马力,一匹马能干好的活,放在人身上可能需要很多人才能办到,无意间占据了大量宝贵的农业人口,间接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转机出现在曹操平定荆州之后,一位叫韩暨的人出现在曹操面前,说他发明了一种水排技术,完全可以取代马力和人力为曹军冶金。

什么是水排呢?

简单说就是在河流的湍急之处兴建一个圆筒型水轮,再通过传导装置将水流推动产生的力量,连接到岸边的风囊之中,利用水力源源不断地向风囊提供动力,保持熔炉内的高温。

这种水排技术不但解放了大量人力,其效率还远超马力,可以昼夜不停地熔炼铁矿,为部队提供足够的兵器,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农具。曹魏的冶炼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三四倍,军队从硬实力上超越了刘孙两家。

得知这一喜讯的曹操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在全国推广,并让献帝下旨褒奖韩暨,任命为司金都尉,专门掌管全国的冶金工厂,地位之高仅次于九卿。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言不虚。

粮食和武器是战争爆发时硬实力的体现,曹魏通过投资耕牛和水排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所以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司马懿才敢毫无顾忌地采取防御策略,不给蜀军正面决战的机会。高墙深堑易守难攻,纵使诸葛亮再怎么神机妙算,也拿躲在城墙后的司马懿毫无办法。魏蜀两军陷入长时间的对峙,时间是站在粮食充裕的魏国这边的,等到蜀军的粮草耗尽,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积攒粮草,等待下一次机会。

还有蜀军引以为傲的“诸葛连弩”可谓是三国时期的机关枪,战场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如此神兵利器为何蜀军仍无法战胜魏军?主要原因还是弓箭的生产速度不够。连弩的确威力巨大,箭矢如雨,可消耗也极大,这种战场优势完全建立在火力压制的基础之上。二战时,唯一能玩火力压制的就是美国,为什么?美国生产力太惊人了。反观贫弱的蜀国,人口不足百万,冶金技术还不如曹魏先进,可能生产出足够消耗的弓箭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曹操生前进行的这两笔投资奠定了魏国强大的基石,北方经过长时间的恢复与发展,实力渐渐凌驾于吴蜀之上。诸葛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才会在《出师表》中写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国实力不够,只能努力来凑,诸葛亮把自己熬得油尽灯枯,终究也不能取胜,在令人叹息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远见卓识。

Sort:  

Resteemed your article. This article was resteemed because you are part of the New Steemians project.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it here: https://steemit.com/introduceyourself/@gaman/new-steemians-project-launch

Congratulations @ly522622!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Happy Birthday! - You ar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for 1 year!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steemitboard:

3 years on Steem -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emorative badges has begun!
Happy Birthday! The Steem blockchain is running for 3 years.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