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但是却不去应用这些知识,无形之中会增加人的傲慢,这样的影响是潜在的,只有我们自己不知道。不能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弟子规》也提倡:“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如果我们不能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只知道学习书本知识,长大后可能就会变得浮华,变成不切实际的人。
《弟子规》提出,让我们同时注重力行和学文,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
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先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做个品德高尚的人,然后再去重视孩子的学习,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我们学会的道理会让我们一生都受益匪浅,而学会的知识只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只有用高尚的道德作为我们生活的基础,我们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时候,将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其他的领土分隔开了,但是上党的韩国将军还是不愿意归顺秦国,于是决定归顺赵国。后来秦王派王龁准备要回上党,赵王听到消息,便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上党就已经被秦国攻下了。
当时,王龁还想继续向长平进攻,多次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正面交战,反而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两军僵持不下,王龁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秦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换掉廉颇。”
几天后,赵王听到左右议论纷纷:“秦国最怕让年轻的赵括带兵,廉颇年老不中用啦!”赵括是赵国将军赵奢的儿子,年轻有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从小学习兵法,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赵王听信了流言,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说:“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命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临阵应变,不能做大将。”
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但是赵王还是执意派赵括为主将。赵括声势浩大地领着四十万大军,把廉颇原先的规定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如果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
秦国得知赵括取代廉颇的消息,知道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将军。白起一到长平,就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次败仗。赵括不知是陷阱,下令拼命追赶,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四十万大军被切成两段。
最后,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后,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却被秦军射死了。四十万赵军也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当真正践行《弟子规》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死学知识,我们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52.84%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
21.00% | From: @fushuo!
Looking for a new project/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