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in #lishi3 months ago

前言:
在每个古装剧中,您是否留意过那个拎着灯笼、手持木鱼的身影?

当他"咚咚咚"地敲响黑夜,报出时辰,又悄然隐入漆黑街巷。

他们被称为"更夫",是古人特有的"报时器"。

可知道他们的工作远不止报时那么简单,甚至连自家老婆孩子都常见不到面……

我们就走进打更人的世界,去揭秘那些湮没在古城长夜中的故事!

报时,更夫的"看家本领"
在现代,"报时"早已是手表、手机的分内之事,人们简单一瞥便知晓时间。

可在没有这些智能设备的古代,想要精准掌握时辰可谓难上加难。

作为官方"钦定"的报时员,更夫无疑是最令百姓信赖的时间管理专家。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了相对成熟的计时系统。

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八个刻。

动辄数千年前,又有几人家中能备上价格不菲的日晷、漏壶这类高级货?

于是,以更夫为首的"活人版时钟"便油然而生,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鸡鸣传晓,更夫"前世今生"
事实上,要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时员",当属活蹦乱跳的大公鸡们。

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一群叫做"鸡人"的特殊群体。

他们精心调养大量家鸡,通过辨析鸡鸣声来判断时间。

不仅帝王将相要靠鸡鸣参加重大活动,就连百姓们也要听鸡起床觅食。

《史记》甚至记录了这么一则趣闻:

孟尝君逃难至函谷关,因关卡只有鸡叫时才开启,

他不得已让懂鸡语的朋友模仿鸡叫,才得以顺利"潜逃"。

这个小故事也反映出先秦时期,鸡鸣报晓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到了汉朝,随着更夫的出现,这群"鸡人"也就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起初,更夫还属于官府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他们多立于高台、鼓楼之上,用擂鼓声音昭告天下。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像日晷、漏壶等计时工具相继出现,

更夫们也就从"金字塔尖"走到了街头巷尾,成了地地道道的"打工人"。

到了宋朝,更夫制度进一步完善。

每个更夫都要随身携带铜锣、梆子作为打更工具,再辅以香烛、漏壶来精确计时。

为保证报时准确,更夫往往结伴而行——一人坐镇高台鸣鼓,另一人则沿街巡逻,彼此照应。

五更天,打更人的"繁重差事"
更夫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面面俱到。

从七点钟的一更,到次日五点钟的五更,这十个小时里更夫片刻不得休息,

每隔两小时就要沿街敲更报时一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是,打更的内容绝不是敲敲打打、喊喊时辰那么简单。

除了"咚咚咚"的节奏不同,更夫每次报时的内容也要针对不同时段及时调整。

最常见的当属"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中国古代城镇遍布木质房屋,万一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到了更夫巡逻时,常提醒百姓注意防火。

到了二更,则会高喊"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此时百姓早已入梦,一旦有人趁虚而入,少不了遭殃。

更夫的敲打声如同定时警示,提醒主人当心防盗。

除此之外,凡是官府或民间的各类紧急事情,更夫也要负责传达。

譬如水旱灾害,更夫要在打更的同时,高声播报相关情况。

如果哪户人家走失亲人,也少不了求助这些"夜行者"。

毕竟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更夫往往是夜晚信息传递最快捷便利的渠道。

由此可见,古人并非让更夫们敲敲打打、吵吵闹闹取乐,

而是赋予了他们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

每逢灾祸,更夫都要挺身而出;每个夜晚,他们都在守护百姓的安康。

承担了如此重任的更夫,其社会地位却并不尊崇。

浮沉千年,守夜人的身世之谜
尽管更夫职责重大,但在古代社会,他们的处境可谓一言难尽。

自从从官府体系中分离出来,更夫就开始走向社会底层。

到了明代,他们的身份甚至与乞丐无异。

清朝稍有回升,却也不过是个最低级别的捕快而已。

究其原因,这与社会地位和观念息息相关。

在古代,读书人自视甚高,视手工、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低贱之举。

更夫虽说是官府兼职,但在世人眼中,他们无非就是拿着木棍满街跑的粗人。

所以,去当更夫的多是穷苦人家,因为生计所迫,才不得不寒窗苦读这门手艺。

一些乡村,甚至靠百姓轮流值班,根本就没有报酬可言。

正是这些饱受歧视、地位低下的劳动者,

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下的好梦,演绎着一幕幕悲欢离合。

比如,明末清初时,不少地方盗贼猖獗。

许多更夫平日本分巡逻,看到可疑情况立即大声疾呼,

甚至二话不说便与盗贼拼个你死我活。

又比如,天灾人祸时,更夫从不退缩。

无论是提醒百姓防患未然,还是积极营救伤员,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更夫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鲜血洒在古城的青石板路……

消逝的绝唱,重新认识"打更文化"
岁月如梭,当年守望相助的打更声,早已湮没在时光的缝隙里。

随着近现代各类钟表的出现,遍布大街小巷的更夫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纷纷谢幕退场。

直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

打更这一行彻底成为历史,步入博物馆、影视剧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打更文化失去了它的意义。

相反,它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透过一声声木鱼、铜锣敲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时间的印记,

更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夜晚万籁俱寂时,有人为自己遮风挡雨;

希望晨光熹微时,有人为自己的安宁负重前行。

如今,留存在各地的鼓楼、更楼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数不清的中外游客。

在这些古朴典雅的建筑面前,当年更夫的身影仿佛重现眼前,声声入耳。

我们无需再依靠木鱼报时,但那份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情怀,却永远值得铭记。

结语:
打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妙创造,更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颗明珠。

它把整个古代社会连接在一起,唤起人们心中最质朴的情感。

打更,不只是个简单的职业。

它承载着中华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涵养了我们的心灵。

古已逝,今犹在,吾辈当自强。

让我们从那些默默无闻的更夫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用我们的双手,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夜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