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读后感steemCreated with Sketch.

in #reading7 years ago


第一次看吴晓波的文章,是我刷微博时看到了很多人在热议他那篇刚推送完不久就被举报而遭屏蔽的《连最后一只看门狗也走了》。文章的标题、遭屏蔽,这样的字眼吸引着好奇心一直很强的我,便去搜索该文章,一口气读完。


从这篇文章开始,就对吴晓波的文章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关注起了他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并在推送历史中找到了阅读量排名前20的那20篇推送,一口气读完。后来才知道,吴晓波就是之前一直有所耳闻、却一直没看过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的作者。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吴晓波刚刚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第一次看到这书名,潜意识里把它和心灵鸡汤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不是),也就让它静静地躺在kindle里,一直没去翻看。直到前不久去了2次宁波,在来回的高铁上,手机上不了网,才拿起kindle看书。高铁上虽然安静,但我还是无法静下心来看“费脑子”的文章,就“勉为其难”地选择了这本静静地躺了将近一个月的书。所以,这本书有一半是在列车上看完的。


里面的好多文章都在吴晓波频道推送过,重读的感觉依然很美好。《连最后一只看门狗也走了》也收录在内,不过文章标题改成了《我的总编同学们》。


这本书收录的那篇《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写的是他和他的女儿。“每个父亲,在女儿18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这样的开头,这样的父爱!文章讲得是女儿的梦想。从游戏机房的收银员、海豚训练师、宠物医生到文化创意、词曲作家、花艺师、家庭主妇,现在,18岁的女儿对他说她想成为一名歌手。看到女儿很认真地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在你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光。” 激动之余,作为父亲的他继续写道:

“作为一个常年与数据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饭的父亲,我提醒你说,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你两年后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的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个与天赋和运气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你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10%,你得想清楚了。” 但是,“你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你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我转身对一直在旁边默默无语的你妈妈说,这次是真的。其实,我打心眼里认同你的回答。”

读这篇文章,和读龙应台的《背影》一样,能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虽然两者的风格相差很大。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其实也很励志。我说励志,倒不是因为他在书中写了什么励志的话,而是书中他透露的一些经历和习惯。例如,在《书籍让我的居室和生活拥挤不堪》一文中,他透露:

“我在上海读书,而女朋友在杭州,大学4年没有条件见面谈恋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度过的。我是学新闻的,课程比其他系的同学都要轻松,所以就在图书馆读书,一排一排地读,从一楼一直读到了阁楼,复旦图书馆的阁楼是向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到阁楼上去读书了。那时候的阅读是一种集体阅读,集中在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

我觉得励志,那是因为我三年来在图书馆借的书没超过15本,这15本中,认真看完的不超过5本。现在,他“每年买200本书,也就是每年在家里添一个双门书柜。”


吴晓波本科毕业后被保送上研究生,但他放弃读研,进了新华社杭州分社,在而立之年开始写书,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创作,开办出版社,包下千岛湖里的一小岛种杨梅盖度假所,成为EMBA教授……这样的人生传奇,就是一种励志。


这本书中,他也推荐了很多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和书,也有他自己的评价。书中,他说起自己的偶像李普曼,以及那本厚厚的、深深影响了他的《李普曼传》。还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泰德罗的《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尼尔·弗格森《文明》、《货币的崛起》、《巨人》以及五卷本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张五常的《卖桔者言》、《经济解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人物的评价,他也有自己的观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让我印象深刻,他后来会“转型”成一位心灵鸡汤型的导师,让我非常吃惊。”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上面提到过的这些文章这些话,而是这本书中与财经相关的文章。


《把人引向毁灭的从来不是金钱》为金钱正名,回击“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大讨论,指出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对财富的扭曲。我特别喜欢的文章还有《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财产》、《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被泡沫毁坏的人生》、《算算你的“屌丝值”》、《玉石为何比鹅卵石更值钱?》、《科斯与儒家》。


吴晓波是著名的财经作家,个人认为,这本书中这些与经济相关的“散”文写得比其它主题的文章如《特里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支铅笔》更精彩。还有一类主题的文章深深地打动我,那就是与国企改革中员工被下岗、企业家入狱有关的文章。读了《工人阶级的忧伤》我才意识到,在当时国企改革员工被下岗而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健全的中国,那些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的员工,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那个时期,经济要发展,国企必须改革,但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跟上,尽管经济学家们一直煞费苦心提交社保建设方案。摘录这篇文章中的2个故事说明下岗工人的生活:

我去调研一周,情况之悲惨,触目惊心,其中听到的两则真实故事如下: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哀牢山”》写得是入狱的企业家。谈到的第一个企业家是褚时健,中国烟草业的传奇人物,以17年之功,将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累积创利税达800亿元以上,每年上缴税金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60%。

“此后十余年间,偏远寂寥的哀牢山突然成为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奔赴之地,有的独自前往,有的结群拜访,用最早做出这一举动的王石的话说:“虽然我认为他确实犯了罪,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尊敬。”

另一位企业家是白手起家、曾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饮料品牌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在某种意义上,褚时健的哀牢山和李经纬的病房,均属“圈地自困”,带有极浓烈的意象特征,宛如一代在扭曲的市场环境中挣扎成长的企业家们的“极限情境”。


读这篇文章时想起了之前和boss吃饭时,她谈到中国是个“政策性国家”,每一届政府出台的政策不一样,缺乏连贯性,更严重的是,有些之前政策鼓励的做法现在又突然违法了,所以很多医院在新领域的长期投资都特别谨慎,现在还有很多院长关在狱中(当时谈的是医疗行业)。这篇文章谈到的这两个企业家入狱,牵涉到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更多的是法制的不健全,且没有法治,解决之道只能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呼吁的“法治的市场经济”还有3篇文章,《这一代的台北》、《这一代的上海》、《这一代的杭州》,写他对台北、上海、杭州三座城市的印象与评价,也值得一读。因为我是浙江人,特摘出吴晓波对杭州的评价:

“行遍天下之后,客观而言,杭州的山水若在世界各胜景中进行排名,肯定进不了前二十。但是,在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若这些名字被一一朗诵出来,却会生长出别样的气质,它是“历史的黏性”,是被想象出来的风景……一切伟大的城市,大抵都是如此,它从历史中披星戴月地走出,在破坏中得到新生,每一代人都在它的肌肤上烙下印记,让它变得面目全非,然后在忧伤中退回到历史之中,只有城市永远存在,忍受一切,不动声色。

前不久知乎上还在争论南京和杭州哪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大,个人认为,对个体而言,城市发展的潜力与个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想象的大,我常吐槽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却很脏很乱,但也承认杭州的地铁需要加快发展,环境和出行直接影响个人的生活,而这比城市发展潜力对个人的影响要大的多,且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