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尊姓大名,从姓氏看出你的祖先起源
国人重礼仪,初次见面打招呼,首先问的就是对方的姓名。
“请问,尊姓大名!”
“不敢当,免贵姓赵,名勇。”
“哦,赵钱孙李,您这可是第一大姓呀!”
这一听就明白,对方叫赵勇。
简简单单一句对话,包含着中国人姓名的组成结构。姓代表着家族传承,名代表着自己,两者一前一后,组成每个中国人的姓名符合。
按照字数划分,姓有单姓,复姓之分,例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八大姓就是单姓,东方、令狐、澹台、欧阳、夏侯则是复姓。名也大多只有单字和双字的区别,例如春芝、建强、树勇等等。
总体来说,大多数人的姓名都不超过四个字。例如欧阳奋强、欧阳娜娜等等(少数民族的姓名不在讨论范围)。
然而,打开古书,却会惊奇地发现,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姓氏的说法。例如上古三帝之一的黄帝,身为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又被称为轩辕氏。
春秋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本姓芈,屈氏,名平,字原。
一个人名,有姓,有氏,还有名,字。
该如何解读这个人呢?
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楚,姓和氏的区别。
所谓姓者,来自祖先宗族的称呼,起源于母系社会,建立在女性始祖下的血缘关系标志。
氏则是在母姓基础下的子孙分支流派。
也就是说,先有姓,后有氏。
之所以说“姓”起源于母系,从字面就不难看出,“姓”是“女”和“生”组成。因为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姞、姚”都是以“女”为偏旁。
同姓不能结婚,就是因为有着相同的祖先,存在血缘关系,古人虽然不懂基因学,但各种惨痛的教训,定下了同姓之人不能通婚的铁律。(堂兄妹同姓不能通婚,表兄妹异姓不受限制)
从原始部落过渡到了夏、商、周的时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母系社会彻底崩塌,建立起以父系血统为主体的氏族部落。
子孙们纷纷开疆拓土,建立自己的部落,为了相互区别,以所在的封地或者官职的名称,另起炉灶搞出了“氏”的称法,人们有姓也有氏,以此作为个人家族的标志。
按照“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的基本原则,子孙分家立户,以其祖为祖,自为小宗。分支后繁衍后代,他就成了本支的祖,他的子孙分别为更小的宗,并且各自为氏以示区别。
注意,不是每个人都有氏,只有名门贵族才有氏,氏除了分流区别,更用来分别贵贱,所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例如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鲁,成为了地方诸侯贵族,就在“姬”姓的基础,以封地鲁为氏。
作为姓的分支,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氏的来源也比姓的来源要广泛得多。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姓氏》总结了九类,概括起来,主意就是起源于所居地区,官职任事,被赐予的名号、职业等。
比如居于姚墟者起姓为姚,居于赢滨者起姓以赢,担任过太史、太师、司马、司空这些职务的,以官名职务取姓,封为皇、王、公、侯的人,也纷纷以爵位定姓。
巫者之后为巫氏,屠者之后为屠氏,卜人之后为卜氏,匠人之后为匠氏……
等等,不一一列举。
简单的说,姓为大宗,氏为小宗。
然而,姓与氏的明显区别并没有持续很久。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乱纷争,动荡不安,分封制也走向末路,封地的丧失让原本用以“别费贱”的氏的作用难以维持。
本来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的立氏,现在却随着更多平民阶层在战争中因军功而重新分配得到的权力、地位,他们也开始称氏了。
氏于是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氏与姓的差别逐渐缩小,大量的氏也被当作姓来使用,两者的界限就此模糊,或者说就此合二为一了。
这之后的著作,便出现了姓、氏通用的现象。
例如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就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
然而,这句话实在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到底是姓刘,还是刘氏呢?
所以,清代顾炎武在考证姓氏的时候,就提到姓氏的混淆便是始自太史公的《史记》。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好奇。姓氏的问题说清楚了,那么字,号,名有什么区别和关系呢?